濟南嘉施得肥料有限公司
電話:0531-87117161
18363529866
15315551371
地址:濟南市章丘區普集工業園
網址:www.diendan360.net
關于作物“黑根”、施了肥還是不長、土壤“長青苔”、“發紅”等問題的帖子突然多了起來,有點觸目驚心。這讓“土匪”專業出身的我忍不住想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我的滿腔熱血為農資人做點事兒。
從土壤酸化問題開始
短小發黑的根系
長不起來的作物
印象中,土壤酸化問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便引起關注,但真正的火熱是從2010中國農大張福鎖教授及其團隊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出我國耕地土壤酸堿度(pH)平均下降了0.5個單位,相當于土壤酸量增加了2.2倍。當然,這時你一定很納悶,這些與我有關系嗎?不光是您,我當時看到這一消息時也在心里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然而,不管你信或不信,土壤酸化確實在你我身邊。據調查,目前全國40%的耕地土壤處于pH 6.5以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南方地區、北方大棚區、高產果樹等經濟作物區,甚至是部分旱地農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酸化。如果看到這些您還是沒有感覺的話,我想以下現象各位肯定深有體會吧?
您是否遇到過施了肥依然有缺肥現象,您是否發現土壤越種越貧瘠,您是否發現經常有根短發黑、老小苗等問題?……
這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都與土壤的酸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作為普通莊稼漢又怎能看得明白、正確處理呢?
土壤是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在這里播種、施肥、用藥、收獲,可又有多少人了解土壤呢?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里就科普一下。簡單的理解,它主要是由提供營養的礦物質、疏松的有機質以及微生物組成的,因此,土壤可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哦!然而,又有多少人把它當成一個生命來對待呢?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投入多,產出少了,土壤出問題了,變酸了,我們才愿意正視它一眼。
或許我們可以理解過去的無知,因為土壤就像一個黑匣子,一旦出了問題,就不能像老中醫給病人看病一樣,做到“望聞問切”,對癥下藥。自從有了各種測試儀器和科學手段,土壤研究者就可以打開這個黑匣子,揭開問題的本質,他們的研究成果就成為我們給土壤看病的“眼睛”。
1、原來這一切都與你有關:
植物生長需要一定的酸堿環境,根據植物生長特性,較適宜的土壤pH(酸堿度)范圍在5.5-7.5之間,屬于弱酸性到中性的范圍,例如果樹的適宜pH是6.5-7.0,蔬菜的pH是5.5-6.5。土壤中氫離子的變化會直接影響pH值的高低,因此土壤酸化就是土壤中氫離子含量增加了,一旦小于植物生長的酸度范圍,作物生長就會受到阻礙,出現農戶遇到的以下各種問題。
(1)為什么根系不長了:一方面是因為土壤酸度的下降讓原本維持土壤疏松的鈣、鎂、鉀等架構元素“下架”,破壞了土壤結構,進而導致土壤板結,根系“伸長、舒展”就不那么順暢了,就出現了我們經常碰到的白根少、根系短且黑的現象;另一方面根系生長環境的酸度下降,自然就不那么樂意長了。
(2)為什么施了肥料還是營養不良(缺素):一方面營養元素都有最適pH,如大量、中量元素在pH 6.5-7.5,微量元素在pH 5.0-7.0是可以被植物有效吸收的,酸度值過低有效性就會下降甚至無法吸收;另一方面土壤酸化后,鈣、鎂、鉀等營養元素雖然被“下架”、“活化”,按理說土壤中的可被吸收的養分含量會提高,但在多雨季節或地區就會出現養分淋失。這兩方面原因就直接導致了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下降,即使施了肥還是會出現營養不良。
(3)為什么植物病害會加重:土壤酸化給例如根線蟲等土壤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創造了絕佳的環境,而抑制了土壤中原本可以阻止病菌繁衍的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和活動,所以就會導致病害的加重。
(4)為什么會出現重金屬中毒:錳、鋁等金屬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處于活躍狀態,而土壤酸度下降就為重金屬中毒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2、揪出“罪魁”方能拯救土壤
(1)肥料的不合理使用:首先體現在化肥尤其是氮肥的用量上,氮肥的超標使用不僅沒有帶來高產,反而破壞了土壤環境;其次是使用的肥料過于單一,重氮少鉀輕中微肥的現象比比皆是,導致土壤庫里的鈣鎂鉀這些堿性鹽基離子嚴重缺乏,給土壤酸化帶來“契機”;再者,氯化銨及硫酸銨的生理酸性肥料,以及劣質強酸性肥料的施用加速了土壤的酸化。
(2)有機肥使用率低下:土壤中有機質是一個既可以讓土壤保持疏松狀態,又可以調節土壤酸堿度達到緩沖的作用,然而,由于農戶對其概念及“功臣”地位的不了解,化學肥料的不斷投入及有機肥補給的減少,這就使很多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低于1.5%的平均水平,降低了土壤緩沖能力,造成土壤酸化。
(3)復種指數及產量的增加:土壤的連續使用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的確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但同樣,收獲的果實及秸稈從土壤中帶走的養分也越來越多,反觀我們歸還到土壤中的營養呢?卻只是單一的氮磷鉀肥,這怎能不加劇土壤酸化呢?
3、多方努力、對癥下藥解難題
土壤酸化問題不是哪一個普通農戶的問題,往大了說,那是整個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因此需要多方努力共同解決。
首先,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預算專項資金,同時發動科研工作者針對性調查、檢測及預警。
其次,企業通過與科研院校共同開發效果突出、經濟實用土壤酸化改良劑及微生物菌肥,同時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再者,號召廣大農戶科學、平衡施肥,選用優質化學肥料、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料及有機質的投入。
第四、最后提醒各位:一定要針對不同土壤類型及酸化程度進行改良,不要盲目的選用諸如堿性肥料等功能肥料。
上一篇:肥中貴族------硅
下一篇:土壤有機質與土壤有機碳的區別是什么